500元4个小时初中生_附近100快餐二维码_200块钱随叫随到

新闻中心

【人民日报】在国家公园书写青春芳华(美丽中国)

——走近?;ひ幌叩哪昵嵫不ぴ?、科研工作者

发布时间:2022-01-11 所办公室

  编者按:时针指向2022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迈出铿锵步伐。

  从国家公园里的年轻人到百年林场里的护林员,从大江大河上的水文监测员到高原冰川间的科考身影……点滴努力,汇聚成强大合力,也昭示着,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即日起,本版推出系列报道,走近奋斗在一线的建设者们,倾听美丽中国建设历程中的动人故事。

  2021年10月,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、大熊猫、东北虎豹、海南热带雨林、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,涉及青海、四川、海南等10个省份。第一批国家公园?;っ婊?3万平方公里,涵盖近30%的陆域国家重点?;ひ吧参镏掷?,实现了重要生态区域的整体保护,涵盖了所在区域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珍贵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,?;ち俗罹哂跋炝Φ钠旖⑽镏帧?/p>

  在每个国家公园,都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巡护、监测、记录……见证着国家公园的成长。

  “发现是认识和保护物种资源的前提” 

  在四川邛崃山脉腹地,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,一群年轻人登上海拔5040米的巴朗山进行大熊猫固定样线监测,更换监测雪豹活动的野外红外相机,探寻其他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踪迹。

  跨过小溪,来到草甸,在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?;で?,邓生?;ふ竟ぷ魅嗽绷趾烨恳巡患堑谜馐亲约旱诩复卫吹秸饫??!胺⑾质侨鲜逗捅;の镏肿试吹那疤帷!彼怠4?010年大学毕业来到保护站,林红强无数次爬上高山草甸和流石滩,拍摄珍稀动植物,深入密林寻找大熊猫的踪迹。

  “我们日常的工作很细碎,包括森林防火巡查、病虫害监测、防汛演练,还要对各种盗采滥猎行为进行监管等?!弊咴诟障鹿甑哪嗯⑿÷飞希趾烨扛裢庑⌒模员呔褪鞘赘叩亩钙隆!肮ぷ髦凶罡咝说木褪怯龅揭吧笮苊??!绷趾烨克?,整个卧龙保护区有91条大熊猫固定样线,这是根据大熊猫活动区域划出的监测轨迹,野外调查常常能遇到野生大熊猫。

  武夷山脉巍峨耸立,穿云拨雾间,一片原生性森林显现眼前。2021年7月,一群来自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年轻人,到武夷山开展为期3年的生物本底调查,对武夷山全域生物资源进行一次大规模统计。

  “要守护好我们的生物资源,这项工作十分紧迫。”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主任张惠光说,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,造就了武夷山丰富的物种、基因、生态系统资源。这次本底调查,就是希望通过摸清“家底”,进一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。

  胡亚萍是此次生物本底调查大型真菌类生物项目的负责人。“谈?;ぃ紫纫谌鲜?。生物本底调查是生物多样性?;さ幕?,也是十分关键的工作?!焙瞧妓?。

  “用好所学所长,为守护国家公园多出点力” 

  沿着盘山路向鹦哥岭深处进发,茂密繁杂的植被像层层包裹的绿毯,从山脚直铺到天际线。2021年10月,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生态?;た频目蒲性?,同南开管理站的护林员一起,踏着山路,再次向核心保护区进发。

  鹦哥岭分局员工近40人,半数不是海南本地人,但他们却在鹦哥岭扎了根,利用所学为摸清雨林“家底”奔忙。

  覃业辉在鹦哥岭分局有个绰号——“遥感大咖”。这个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每次听到别人这么叫他,总是腼腆一笑,谦虚地回上一句:“我还要继续学习。”他的电脑上,保护区数据图库正逐渐丰富,保护区内林木种类、栖息动物、树龄产权等信息一目了然。

  鹦哥岭保护区按照森林资源调查要求,要划分为3000多个块区,标清植被的种类、产权归属等?!叭绻倭耸只芾?,保护雨林无异于盲人摸象?!瘪祷运怠?/p>

  2019年,鹦哥岭分局招入7个90后?!案憧蒲а芯?、使用新设备,年轻人上手快、玩得转。别看他们刚工作不久,都已经是‘智慧雨林’建设的中坚力量了?!别懈缌敕志志殖だ畲蠼?。

  “管理站每年会根据科研计划派职工外出学习,加强对外联系,提升科研人员专业素质。”李大江坦言,?;で跫淇?,但只要给年轻人未来发展的方向,就不怕没人来。

 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,其中“高原精灵”藏羚羊尤为引人关注。随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进,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将藏羚羊?;ね葡蚋咚?。

  连新明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,2002年到2008年间,他在研究所相继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。其间,他研究藏羚羊不同种群、年龄的行为模式差异,关注它们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导致的行为习性改变,运用科学理论和实地考察数据来探讨如何把人为影响降到最低,为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藏羚羊?;ず椭秩夯指葱卸峁┛蒲Р慰?。

  博士毕业后,连新明曾到东部沿海高校工作数年,但2015年还是选择回到了西宁?!扒嗖馗咴镊攘μ罅?,藏羚羊我放不下。要用好所学所长,为守护国家公园多出点力。”连新明说。

  “平时的工作需要克服许多想不到的困难” 

  每年5月底、6月初,来自青海三江源等地的藏羚羊,会成群结队地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腹地卓乃湖畔产仔。?;と嗽痹谧磕撕呓ㄆ鹆艘蛔窘谛粤偈北;ふ?。每年5月到8月,保护队员都要轮流驻守在此,待藏羚羊产仔季结束后再离开。

  2021年6月,卓乃湖保护站副站长郭雪虎和8位同事又一次完成了在卓乃湖保护站为期一个月的值守。此次值守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,但无人区巡护路途的艰辛,从来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

  “这次前往卓乃湖?;ふ镜穆飞希捎谠庥龃笥?,无人区的草地泥泞不堪,100多公里路走了3天才到达,频繁出现陷车等状况。”说到这里,郭雪虎挥挥手:“这都不算啥,最危险的一次,我们深入可可西里布喀达坂峰开展巡护,路况极差,走了整整15天,巡山队带的燃油都耗尽了,无法返程,我们只能就地等待救援,每人每天只敢吃一包方便面,剩下的时间就躺在帐篷里保存体力,过了一周时间救援队才艰难地找到我们。得救的那一刻,所有人都抱在一起,痛哭流涕?!?/p>

  在卧龙?;で娑愿吆毖酰ぷ魅嗽备绽词庇任纯啵斯ぷ鳎匦肟朔?。“平时的工作需要克服许多想不到的困难,有时会高原反应,有时会迷路。”林红强说。

  而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,也有一支专业巡护队。队长李冬伟说:“作为东北虎豹栖息地巡护员,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巡山清套,同时维护红外相机?!?/p>

  这支巡护队常年奔走在深林之中?!耙恢?到5次上山。早上8点出发,下午5点左右回,每次按区域拉网式巡护,地毯式搜索清套?!倍釉毖铑人?,夏天的时候,被虫子咬了多少口已经记不清了,没有对生态?;な乱?、对大自然的这份热爱,坚持不到现在。

 ?。ㄗ酆媳颈钦哒耘簟⒔?、孟海鹰、王永战、王崟欣、曹文轩报道)


武夷山九曲溪风光。 黄海摄(人民视觉)

  来源:人民日报20220111(第14版)

【人民日报】走近?;ひ幌叩哪昵嵫不ぴ?、科研工作者——在国家公园书写青春芳华(美丽中国).pdf